​宋襄公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仁慈吗?

时间:2025-09-04 03:22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宋襄公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仁慈吗?

话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那五个实力强大的儿子开始为了齐国国君之位大打出手。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长子公子无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始带头主持齐桓公的葬礼。这时候,齐桓公的遗体已经腐烂,蛆虫爬得到处都是。

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

作为这场斗争的失败者,有三位公子(公子元、公子潘和公子商人)选择蛰伏以待,而公子昭大概认为公子无亏不会放过自己,于是逃到了宋国,寻求宋国国君宋襄公的庇护。

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在齐桓公时代,齐国强而宋国弱,这是没有争议的客观事实。而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次子公子昭居然逃到宋国寻求庇护,这可是给了宋襄公好大的面子。

所以在面对公子昭的时候,宋襄公表现出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你这样瞧得起我,我肯定会为你伸张正义的!”

伸张什么正义?自然是帮助公子昭打回齐国,干掉公子无亏,让公子昭成为齐国新君。

史书记载,宋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不但干掉了夺取公子昭君位的“首恶”公子无亏,还打败了其他三位公子,帮助公子昭顺利登基,史称齐孝公。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

image.png

以上是基本史实,没有太多问题,但在细节上有不少罗生门的内容。

罗生门一:公子无亏是怎么死的?

按照史书的说法,是因为齐国人害怕宋国大军,再加上公子无亏是由易牙和竖刁两个小人扶持上位的,所以在宋国大军未到之前,齐国人自发组织起来,干掉了公子无亏,算是清理门户。

齐人恐,杀其君无诡。

可在我看来,公子无亏更像是被暗杀,而不是被齐国民众鄙夷抛弃。

理由很简单,在公子无亏被杀之后,据说齐国民众打算迎立公子昭为新君,但其他三位公子不服,伙同公子无亏余孽一起动手,再一次把公子昭赶回了宋国,这才导致宋国大军卷土重来。

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

问题就在这里:既然三位公子如此冥顽不灵,正义感十足的“齐国民众”怎么没有故技重施,把三位公子全部弄死呢?甚至连他们的权力都没有削弱多少,因为这三位公子在后来都陆续成为齐国国君。

不管其他三位公子好坏,就盯着公子无亏打,这到底是正义感十足的“齐国民众”呢?还是公子昭阴养的死士呢?请大家自行评判。

罗生门二:公子昭凭什么上位?

按照史书的说法,齐桓公在晚年时曾与宋襄公约定:“如果将来公子昭无法继位,就请您派兵帮他打回齐国继位。”虽然没有说得这么直白,但大致是这个意思。

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

如果说公子无亏的死因还有所争议,那么所谓的齐桓公托孤一说根本连查都不用查,一望可知是假的。

齐桓公在世的时候,宋国算老几?宋襄公又算老几?他只是联盟成员之一。翻遍与齐桓公相关的史书,除了这诡异的“托孤”内容之外,我们根本就找不到齐桓公与宋襄公有多少交情。

请宋国派兵帮公子昭打回齐国继位,这是什么性质的事?这是请求宋国武力干涉齐国内政!一个大国请求小国出兵,干涉本国的内政,难道齐桓公的脑袋被门夹过?否则他怎么会说出这么不着调的话来呢?

史书之所以把“公子昭”记为“太子昭”,“托孤”一事帮了很大忙:宋襄公和公子昭都说确有此事,所以史书也说确有此事。

但在我看来,《史记》作者司马迁似乎也不太相信“托孤”一事,所以史记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写道:“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宋国以‘齐桓公和管仲的嘱托’为理由,率军帮助公子昭复位。”

想想也挺正常,我都能看出毛病的内容,司马迁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但他应该是找不到确切的证据来反驳这一观点,所以只能加上“宋以”两个字。

而之所以没人翻这个案,是因为公子昭当了十年国君,最后也是善终,所以没人在明面上追究这事罢了。

但这不代表其他三位公子就这么暗气暗消了,公子昭刚死没多久,他的接班人就被三公子之一的公子潘所杀,此为后话。

随着公子无亏的出局和公子昭的继位,齐国内乱算是暂告一段落。

在此次事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显然是宋国和宋襄公,也正因为成功帮助公子昭复国,让宋襄公看到了齐国的衰弱和齐国三公子的蛰伏,他认为齐国在短期内不可能再有所作为。

有了这样的判断,宋襄公难免会有一种幻想:只要自己再努把力,肯定也可以复制齐桓公的成功,成为第二位霸主。

且不说后人如何评价宋襄公的这种行为,至少他的哥哥公子目夷就不看好,他对宋襄公说:“我们是小国家,你最好别瞎折腾。”

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

很多人提起公子目夷和宋襄公这对兄弟的时候,都说公子目夷贤明而宋襄公愚蠢短视,其实这是典型的表面文章,更是以结果推过程的思维模式。

公子目夷和宋襄公谁更贤明?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宋襄公在位期间,公子目夷一直拥有仅次于甚至不次于宋襄公的权力地位,这是可以肯定的。

据说,在公子目夷和宋襄公(太子兹甫)的父亲宋桓公临终前,宋襄公曾请求父亲立公子目夷为接班人,但宋桓公认为公子目夷是庶子,所以还是决定让宋襄公上位。

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

宋襄公上位之后,立刻任命公子目夷为左师,处理朝政大事。

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

《左传》除了记载上述事件之外,还讲到了公子目夷的后代,“左师”这个重要官职就是专门为公子目夷的后代所留。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这三段记载有问题吗?问题太大了。

按照我之前的分析,齐桓公托孤纯属子虚乌有,这一点问题应该不大,宋襄公却编出了一个所谓的“托孤”故事,从而获得武力干涉齐国内政的机会。

在此之后,公子昭虽然成为了齐国新君,但却一直被宋襄公打压,以至于后来都不愿意参与宋襄公主持的盟会(这一点后来会说到)。

由此可见,宋襄公此人的权力欲极为旺盛,要说他愿意主动让位,我认为不太可能,更别提为哥哥的后代专门留一个可以处理朝政大事的重要官职。

如果宋襄公真的曾在宋桓公面前表示让位,那么只有两个可能:

一、他担心宋桓公临时换人,所以用了一招“以退为进”,让宋桓公把话说死,到底谁继位;

二、他担心公子目夷实力太强,怕他到时候会不服从自己,而宋国较之齐楚为弱,根本经不起内讧的折腾,所以玩了这么一出“兄友弟恭”的表演,希望公子目夷上道。

果然,公子目夷表现得很上道。

按照《史记》的说法,是宋桓公否决了宋襄公的提议,但按照《左传》的说法,是公子目夷主动表示,自己的胸襟不如弟弟宋襄公,根本不考虑继位的事。

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肯定参考过《左传》的相关内容,但他没有用这一条。

按照我的判断,司马迁或许更倾向于公子目夷和宋襄公暗战,是他们的父亲宋桓公强制兄弟俩保持和平。

但如果是强制保持和平,在宋桓公去世之后,兄弟俩为什么没有火并呢?宋襄公反而把国政大事都交给了公子目夷。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我倾向于《左传》的记载,应该是公子目夷主动退却表示臣服,而宋襄公则投桃报李表示诚意。

image.png

我之所以要详解公子目夷和宋襄公的关系,就是为剖析双方的利益点打基础:这两人是政敌的可能性大过兄弟情深的可能性,只不过由于外有强大的齐楚,宋国只有精诚协作才能保证不沦为大国玩物。在这方面,兄弟俩的利益点应该是一致的。

但在保住国本不失的前提下,宋国是不是应该找机会更进一步呢?这兄弟俩的利益点显然是不一致的。

基于宋襄公一系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宋国越强越好,影响力越大越好,这样他们才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基于公子目夷一系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宋国岁月静好,当一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即可,总而言之,维持现状。

公子目夷一系之所以不赞成宋国扩张,是因为他们有可能在扩张中被宋襄公扔出去当炮灰,到最后占便宜的时候,又有可能只吃到残羹冷炙。

出力多,好处少,你说公子目夷一系有什么理由支持宋襄公一系参与争霸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齐国虽然在动荡,但其国力尚存,真把它们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会怎样;楚国是南方一霸,又频频插手中原事务,哪个中原诸侯国敢说自己能稳吃楚国?

这样一分析,宋国的实力确实有点不够看。

面对公子目夷的说辞,宋襄公心里显然是有谱的,但由于他刚扶公子昭登上齐国君位,难免有些志得意满,更希望趁此良机再进一步,万一梦想真的成了呢?

此时的宋襄公就好像在游戏里刚推倒A副本的最终BOSS,获得了两三件相当不错的装备,团队士气也正高涨,他自然希望借着现在这股劲,赶紧去把B副本给推了。

B副本的最终BOSS,自然就是雄霸南方的楚国。

楚国太强了,就连齐桓公都不敢轻易开启战端,当初的“昭陵之盟”也只是签订了友好互不侵犯协议。但由于宋襄公帮助公子昭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所以他认为自己现在完全可以借势而起,联合齐国一起向楚国发难。

面对齐宋两国的威压,楚国估计也会像当初那样,再签一个类似于“昭陵之盟”的协议,双方继续保持友好互不侵犯的状态,而楚国则承认齐宋拥有继承齐桓公霸业的资格。

到了那时,宋襄公自然可以轻易说服齐国国君公子昭,因为公子昭就是在自己的支持下复位的,再加上如果齐国国君连任霸主,齐国的国势必然会更强,届时有可能失控。

基于这个原因,如果公子昭敢争这个霸主,必然会被国际舆论斥责,齐国也将受到排挤。

如果齐国不与宋国联合,那他们就无力向楚国施压,毕竟齐桓公这样的雄主已经去世,齐国已经不复昔日的强盛。

可出乎宋襄公预料的是:公子昭压根儿就没给他这个面子,由宋襄公召集的会盟,齐国缺席。

其实宋襄公算得不错:如果不与宋国联合,齐国根本无力延续齐桓公的辉煌。

可问题是:人家公子昭现在想的根本不是延续齐桓公辉煌,而是在想应该怎样打压蛰伏的三位公子,保证自己这一系可以在齐国国君的宝座上千秋万代。

强力盟友退却,宋襄公尴尬了。

在会盟上,宋襄公强撑着装大尾巴狼,希望楚国国君楚成王认清形势,不要与我强宋对着干,只要续签“昭陵之盟”,承认我宋国的霸主地位即可。

面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宋襄公,楚成王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直接在盟会上发动兵变,把宋襄公俘虏了!

於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

社会我熊哥,人狠话不多!

抓了宋襄公之后,楚成王立刻决定以此为借口攻打宋国:“你们这个国君居然敢对我大楚王不敬,我非要给你们一点颜色看看!”

面对这种情景,宋国诸臣也很干脆:他们立刻拥立公子目夷为新君,并派使者明确告知楚成王:“我们宋国已有新君,你说老国君对你不敬,那你自己看着处置吧!”

这就没意思了……

楚成王本身就是杀兄继位的,对于宫廷之间兄弟相争的戏码相当熟练,所以他当即做出决定:把宋襄公放回去,看宋国两位国君内讧,咱们坐收渔利。

于是乎,颜面扫地的宋襄公被放回宋国。

冬,会于亳,以释宋公。

刚回国的宋襄公看看公子目夷:想不到吧?咱又回来了!刚继位的公子目夷看看宋襄公:你这废物咋没死在楚国呢?

也是这兄弟俩比较理智,都克制住了找对方麻烦的冲动,因为强敌楚国在前,他们必须齐心协力。

公子目夷立刻归还君位,并一再解释这是权谋之计,宋襄公自然表示无所谓,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哥哥。

楚成王一看这兄弟俩没打起来,自己也觉得无趣,所以决定退兵。

楚国退兵之后,宋国的局势变得极其微妙。

按照宋桓公遗命,宋襄公继位是名正言顺的,公子目夷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兄弟俩表面友好的状态维护得很不错。

可这次宋襄公被抓,公子目夷立刻成为新君,再加上宋襄公丢了大脸,在国内的威望肯定也有所降低。

公子目夷或许是抱着“高筑墙、广积粮”的施政方针在跟宋襄公对耗,所以他并没有贪恋国君宝座,但他所获得的好处显然是很多的,而且这种好多大多是隐性的,宋襄公想抓把柄都难。

面对这种情形,宋襄公觉得继续这样耗下去,自己被楚国活捉这种事早晚会成为导火索,公子目夷想什么时候引爆,自己都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主动权不在手上的感觉令宋襄公非常难受。

基于这种考虑,宋襄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伐楚报仇!

面对宋襄公这一决定,公子目夷简直都惊呆了:见过不怕死的,却没见过这么喜欢找死的!楚国是什么咖位,那是我们小小宋国能够撼动的吗?

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

但公子目夷的反对根本无效,因为宋襄公手握政治正确:你们的国君被俘虏了,难道你们全当无事发生吗?要是真这样,那不如我赶快让位给公子目夷,是不是就称你们的心意了?

如果话说到这一步,你说公子目夷该怎么办呢?又能怎么办呢?

后世读者或许会问:“宋襄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难道不考虑宋楚之间的差距吗?如果面子没挣回来,岂不是输得更惨?”

宋襄公虽然基于挽回颜面,但他肯定很清楚:直接交锋没理由,因为人家楚国好歹把自己送了回来。而且楚国实力强大,硬碰硬难免会吃亏。

基于这种思路,宋襄公玩了一出“围点打援”:他率军攻打依附于楚国的郑国,看楚国来不来救。

如果楚成王上道,自然会看懂宋襄公的招数:这位老兄就是要个面子,所以他肯定不会全力攻郑,这时候楚成王只要派一个信差去郑国,表示楚国即将出兵救援,要求郑国坚决顶住就行。

宋襄公随便打几下,发现楚军没来,自然会找理由退兵的,这样宋襄公的面子就算找回来了。

可问题是,楚成王不上道,他觉得宋襄公不识好歹。也有可能是,楚成王觉得自己没必要上道,你不过是小小宋国,居然也敢跟我玩这种盘外招?

总而言之,剧本并未按照宋襄公这个导演的设定来演,因为楚成王过于大牌,他决定和宋襄公面对面较量一次,免得他以后再这样呜呜喳喳地找抽。

这一战的结果自不用多说,肯定是楚国大胜。

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但在记录这一战的时候,却有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

据说,在宋襄公失败之后,他为了挽回颜面,说了一通大道理,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宋国讲仁义,而楚国不讲仁义,所以我宋国虽然败了,却也是虽败犹荣。

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

这话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在《天龙八部》世界里,某江湖菜鸟喝多了吹牛:“告诉你们,当时在聚贤庄,我用了一招劈空掌,掌风直接朝着乔峰的鼻梁吹去,如果我多吐三分劲,乔峰肯定会被我打得满脸开花。但我心胸豁达,不愿意他受此打击,所以我不但没有多吐三分劲,反而把劲道又卸去三分,只是想简单给他一个教训。没想到乔峰这契丹余孽不识好歹,居然趁我劲道老去的时候给了我一掌,直接把我肋骨给打断了,你说这契丹人还有没有点礼貌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有真正的弱鸡,才会在时候放这种马后炮,用以彰显自己的强大。

宋襄公在发表了这样一番大义凛然的讲话之后,很快就因伤去世了,但宋襄公的这种“精神”却遗留了下来。

若干年后,大家在说起宋襄公的时候,都会轻蔑一笑:“噢,你说那个只知道讲仁义的国君啊?”

某些道德卫士立刻高潮:“宋襄公虽死,但他作为一个君子,能打楚成王鼻梁的时候却暗暗收劲,这种大无畏的卫道精神,其实尔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是啊,我们都不理解,正如我们没法理解,一个不入流的江湖菜鸟,他怎么会有可能打中乔峰鼻梁一样。

宋襄公这种做法,就是想强行给自己找个台阶:“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狡猾。”

这话放到今天,我估计没几个人会信,可一旦把朝代拖到公元前的春秋时期,那个传说中“礼仪”大行其道的时期,很多人就相信了,并为此惋惜一番,就好像宋襄公的劈空掌多带三分劲,就能立刻把楚成王这种蛮夷君主打得满脸开花一样。

醒醒吧,真没这种事,就凭宋襄公那副德性,哪有资格挑战楚成王呢?

但宋襄公也不算白死,至少他留下了“宋襄之仁”这样一个成语,也算是为后世子孙做出了一点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大清第一位太子胤礽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大清第一位太子胤礽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

2025-09-04 03:20:35

​胤祥当初深受康熙喜爱 胤祥后来为什么会被康熙打压

​胤祥当初深受康熙喜爱 胤祥后来为什么会被康熙打压

胤祥当初深受康熙喜爱 胤祥后来为什么会被康熙打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怡亲王胤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胤...

2025-09-04 03:18:20

​在古代,宋朝时期的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古代,宋朝时期的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宋朝老年人怎么生活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2025-09-04 03:16:06

​胤礽作为清朝唯一的皇太子 胤礽的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

​胤礽作为清朝唯一的皇太子 胤礽的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

胤礽作为清朝唯一的皇太子 胤礽的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胤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康...

2025-09-04 03:13:51

​京华三绝指的是哪三位名人?

​京华三绝指的是哪三位名人?

京华三绝指的是哪三位名人? 在清朝初期的词坛,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等,最为奇特的当...

2025-08-31 16:55:06

​古代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形容女子美貌的古诗词)

​古代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形容女子美貌的古诗词)

古代形容女子美貌的诗(形容女子美貌的古诗词) 让我眼前一亮,并且产生无限遐想,同时毫无庸俗之念的当属这一首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

2025-08-31 16:52:52

​鸠酒和鸩酒的关系 :史书上仅有记载鸩酒(毒酒的代名词)

​鸠酒和鸩酒的关系 :史书上仅有记载鸩酒(毒酒的代名词)

鸠酒和鸩酒的关系 :史书上仅有记载鸩酒(毒酒的代名词) 据可考证的来源,历史上只存在鸩酒并不存在鸠酒。原意为有一种极其罕见的鸟...

2025-08-31 16:50:37

​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场合戏 黄梅戏有哪些特性

​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场合戏 黄梅戏有哪些特性

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场合戏 黄梅戏有哪些特性 说到京剧,这是我国的国粹,那么在戏曲中,也是会有其他不同的强调,像是吕剧,还有黄梅戏...

2025-08-31 16:48:22

​孙坚孙策孙权哪个能力强(周瑜陆逊鲁肃战法)

​孙坚孙策孙权哪个能力强(周瑜陆逊鲁肃战法)

孙坚孙策孙权哪个能力强(周瑜陆逊鲁肃战法) 孙权智囊团谁厉害? 一说起孙权的智囊团,都会想起孙策留给孙权的那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

2025-08-31 16:46:08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摘要 这篇文章告诉你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怎么死的,皇太极相信大家都是比...

2025-08-31 16:43:53

​大宋宫词李婉儿结局是什么:儿子成为皇帝(宋仁宗赵祯)

​大宋宫词李婉儿结局是什么:儿子成为皇帝(宋仁宗赵祯)

大宋宫词李婉儿结局是什么:儿子成为皇帝(宋仁宗赵祯) 在大宋宫词里面,李婉儿的结局比较好,生下了太子,同时也成为了皇后,但是...

2025-08-31 16:41:38

​董卓为什么西迁长安,古代长安是哪里?

​董卓为什么西迁长安,古代长安是哪里?

董卓为什么西迁长安,古代长安是哪里?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这灾难最先降临到东汉京师洛阳人民的头上。 刘协...

2025-08-31 16:39:24

​柳如是是怎么死的,柳如是个怎样的女子?

​柳如是是怎么死的,柳如是个怎样的女子?

柳如是是怎么死的,柳如是个怎样的女子? 在明清易代之际,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歌妓才女柳如是。她气质高雅,才色并茂,有着强烈的爱...

2025-08-31 16:37:09

​古代人晚上没电怎么过(古代人晚上的生活)

​古代人晚上没电怎么过(古代人晚上的生活)

古代人晚上没电怎么过(古代人晚上的生活) 凑个热闹 之前看到个笑话,说古时候为啥每家那么多人,因为晚上没电,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只...

2025-08-31 16:34:54

​《故乡》简介

​《故乡》简介

《故乡》简介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

2025-08-31 03:30:46

​李隆基为什么最喜欢杨玉环?

​李隆基为什么最喜欢杨玉环?

李隆基为什么最喜欢杨玉环? 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过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以胖为美,所以当时盛行的身材可能都会偏胖一些,按照我...

2025-08-31 03:28:31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为什么说付辛博不爱颖儿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为什么说付辛博不爱颖儿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为什么说付辛博不爱颖儿 《妻子的浪漫旅行》热播中,四对夫妻各有特点,陈小春应采儿老夫少妻活宝式相处模式;...

2025-08-31 03:26:16

​芈月一生有多少个男人?都是真爱吗?

​芈月一生有多少个男人?都是真爱吗?

芈月一生有多少个男人?都是真爱吗? 说起芈八子芈月,为秦惠文王的妾,秦昭襄王的母亲,也是秦国著名的宣太后。芈月的一生极具传奇色...

2025-08-31 03:24:02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明代初期的文学家(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明代初期的文学家(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明代初期的文学家(水浒传作者) 大家是否对施耐庵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又不太能想起来呢?其实施耐庵正是《水浒传...

2025-08-31 03:21:47

​东汉末年著名军阀张绣辉煌帝业下如影随形的强悍将领

​东汉末年著名军阀张绣辉煌帝业下如影随形的强悍将领

东汉末年著名军阀张绣辉煌帝业下如影随形的强悍将领 摘要:张绣简介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各地军阀林立,争夺政权...

2025-08-31 03:19:32

热门阅读
​张治中文白简介 文白将军结局

​张治中文白简介 文白将军结局

2024-05-21 16:35:41

​陈树湘的妻子是谁?陈树湘结局如何

​陈树湘的妻子是谁?陈树湘结局如何

2024-04-04 14:09:40

​《逃出亚卡拉》三人最后逃到哪里去了

​《逃出亚卡拉》三人最后逃到哪里去了

2023-12-21 13:29:06

​盘点许家印后宫  恒大歌舞团 她是许家印都得不到的女人

​盘点许家印后宫 恒大歌舞团 她是许家印都得不到的女人

2024-08-14 22:19:43

​雷洁琼简历 雷洁琼的丈夫 雷洁琼子女

​雷洁琼简历 雷洁琼的丈夫 雷洁琼子女

2024-05-12 22:52:07

​藏传佛教中密宗明妃到底是什么人

​藏传佛教中密宗明妃到底是什么人

2024-01-31 14:45:39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关系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关系

2023-12-28 10:37:58

​北漂小楠的农村生活(北漂的逐梦人袒露心声)

​北漂小楠的农村生活(北漂的逐梦人袒露心声)

2024-04-26 13:32:56

​南朝齐宗室齐武帝萧赜第四子巴东王:萧子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朝齐宗室齐武帝萧赜第四子巴东王:萧子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2023-12-03 10:56:55

​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的区别

​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的区别

2023-11-19 04:40:03

​武学大家孙禄堂的后人 孙禄堂墓介绍 孙禄堂是怎么死的 武学大师

​武学大家孙禄堂的后人 孙禄堂墓介绍 孙禄堂是怎么死的 武学大师

2024-03-25 17:07:07

​辽朝四时捺钵制度历史介绍

​辽朝四时捺钵制度历史介绍

2023-10-27 16:49:26

​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子女有吗

​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子女有吗

2023-10-30 22:58:56

​鸠佛家学者鸠摩罗什有孩子吗

​鸠佛家学者鸠摩罗什有孩子吗

2023-12-31 07:35:46

​遵义会议后三人团指的是哪三个人

​遵义会议后三人团指的是哪三个人

2024-01-29 13:25:10

​窝阔台有几个儿子 窝阔台是怎么死的

​窝阔台有几个儿子 窝阔台是怎么死的

2024-02-02 23:57:22

​慈禧太后犯下的恶行(清朝慈禧太后犯了什么恶事)

​慈禧太后犯下的恶行(清朝慈禧太后犯了什么恶事)

2024-05-22 08:11:13

​多隆阿简介 多隆阿子女后人

​多隆阿简介 多隆阿子女后人

2023-11-08 15:00:32

​狄仁杰锦娘是什么身份

​狄仁杰锦娘是什么身份

2023-12-11 10:00:30

​张廷玉后人怎么样 张廷玉家庭成员介绍

​张廷玉后人怎么样 张廷玉家庭成员介绍

2023-11-11 19:31:13

​光绪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光绪三十二年是公元几年

​光绪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光绪三十二年是公元几年

2023-11-22 00:30:40

​汉武大帝田蚡扮演者是谁

​汉武大帝田蚡扮演者是谁

2023-12-06 12: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