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芳华》可以教给孩子的3个人生哲理
《芳华》剧照
由严歌苓编剧,冯小刚导演,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王可如、隋源等主演的电影《芳华》正在各大院线热映。
此前冯小刚在《金星秀》中接受金星采访时说: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上一代人的芳华岁月,也是一代人的回忆,是年轻人共通的青春。
既然如此,那我们来探讨电影中几个细节对孩子成长的启示。
《芳华》剧照
1.挤不进的圈子不用硬挤,让自己足够强大,自然会有适合你的圈子
苗苗饰演的何小萍因为出身农村,一直受到文工团其他团友的歧视和排斥,最后离开文工团,卷入了残酷的战争,在战场上绽放血染的芳华。
我们常常因为身份或能力,或者来到一个新环境后,无法融入到周围的圈子中,时常感到自己被孤立,即便是勉强进入圈子,也会感到自己处于边缘。
人是群体动物,渴望被接受和认可,这是来自本能的一种需求。但是当你无法融入一个圈子的时候,并不需要去刻意迎合他们,只要你做好自己便可,把费尽心思去迎合别人的时间用来强大自己,然后就会发现,就会以你为中心形成一个圈子。
2.好人并不一定有好报,但是这不能成为你变坏的借口
黄轩主演的刘峰是电影中的活雷锋,是那个年代好人的代表。把上大学的机会给了别人,自己买材料给结婚的战友做沙发……
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被林丁丁诬告,处分后下放西南边境,竟然没有一个人为他作证,那些受他帮助的人也没有为他送行。
最近网上流传的三个学生扶老太太被讹、这几天开庭的江歌被害一案,用现实告诉你做好人没有好报。可是,难道就这样成为我们不做好人的借口吗?当然不是,善良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一个人的善良是上天赐予你的最好的礼物。只是善良不等于“滥好人”、“懦弱”,对于毫无底线的善良,我们要说“不”!我们不需要像《芳华》中的刘峰那样,用编剧严歌苓的话就是:“刘峰,就是过剩的善良。”
3.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为了离别,我们珍惜现在
战争结束,文工团解散,大家举杯豪饮,抱头痛哭。
想起自己毕业的时候,和同学也是抱头痛哭,那时候还不懂,现在想来,当时的离别,也许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了,此生已成永诀。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是注定的,所以当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就好好珍惜彼此,善待对方,当分开时彼此祝福。佛说,五百年的擦身而过换来今生的一次回眸。能够同窗、同事便是千年修来的缘分。珍惜现在,善待彼此。
我知道,《芳华》和冯小刚所要表达的不是这些,也不仅是这些,只是我从一个教育者和父亲的双重身份想到的。愿我的学生和我的儿女今生能够健康、平安、幸福地过着自己想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