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科手术式打击?它哪里像外科手术了?
常看新闻的朋友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词——“外科手术式打击”。
那么,究竟何为外科手术式打击呢?
黄金峡谷行动
1986年4月14日19时,一切如往常,位于利比亚边境的雷达站正在进行常规检查,最近上面又提高了戒备状态,因为听说美国人似乎要做什么。
而位于地中海另一边的欧洲却显得异常繁忙,57架美军战机腾空而起,分别从位于欧洲各处的空军基地起飞,向英吉利海峡9100米上空进行集结。即将入夜的利比亚人不知道,今夜,他们将“被创造历史”成为首批受“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人。
一小时后,飞机集结完毕,即可掉转方向飞向利比亚。
集群中打头的是5架EF-111电子站飞机,在接近利比亚上空时,电子站飞机开启强电磁压制,该区域利比亚雷达即刻报废,无法向内部提供任何信息。在电磁站压制后,24架携带2万磅炸弹的F111F战斗轰炸机随后开启了轰炸模式。
历经两波空袭,仅用了短短23分钟便摧毁了所有预定目标结束了战斗。
这次战争不仅仅维护了美国在地中海的利益,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战术——“外科手术式打击”。
外科手术式打击
“外科手术式打击”是指用精确火力从远距离上对某一特定目标实施突然打击,彻底瘫痪或摧毁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
在精确打击技术完善之前,很多战争完全就是消耗战——看谁的人死得快、看谁的矿挖得快、看谁的工厂转得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远程精确打击火力逐渐成熟之后,结合了上世纪初军事理论家朱里奥的《空权论》,全新的战术——外科手术式打击出现了。
之所以称其为外科式手术打击是因为这种打击方式能够精确地摧毁目标就如同外科手术切除损坏病脏一样干净利落,可以避免原来使用地毯式轰炸时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
外科手术式打击虽然是以《空权论》为基础,但其执行不一定非得交由空军,像是海军打击机、远程精确导弹、特种部队等都可以执行。
攻击顺序
通常攻击中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打击地方重要的防空导弹阵地、机场、机场指挥中心、航母以及敌方飞机库,消除敌方飞机的威胁。
第二波是打击敌方的通信系统,断绝其指挥路径,同时摧毁其发电站、能源补给站、重要的公路干线以及各军事基地军事补给站等。
一般来说,在这两波攻击以后,即便是不出动地面部队,对面也完全丧失反抗能力了。就像北约轰炸南联盟。
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冷战时期,由于中苏珍宝岛战争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军方的《红星报》公开发表文章,声称要给“现代冒险家”以摧毁性的核打击。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才平息了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