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次有人和你说多喝热水,你可以这样回答……
曾经,“多喝热水”这句话红遍网络
成为“直男人士”的标志性问候语。
自来水君也多次为他们平反,
喝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嘛。
那么问题来了。
“多喝热水”真的是一个好习惯吗?
喝凉水有什么不妥呢?
喝太热的水有什么隐患呢?
多少度的水最有益身体健康呢?
就让自来水君为你们
一一揭开谜团!
01
一、总喝冷水有什么坏处?
在中医的说法上,冷水的性质阴寒,经常饮用凉水或者冰冻饮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胃肠不适。不管在什么季节,都有很多人喜欢和冻饮和凉水,长久为之,则易造成脾胃虚寒,形成虚寒体质,出现怕冷、手足不温、脘腹冰凉的症状。
现代医学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喝凉水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的发生有关,尤其一次性大量摄入冻饮,很容易引起胃痛、胃胀、腹痛、腹泻等不适。
所以冷水不可多喝的知识点,掌握了吗?
冷水不可多喝,但适当提高水的温度,
能平衡水的寒凉之性。
然而喝太热的水就是一个好习惯吗?
二、喝太热的水有什么隐患?
大家都知道热汤热水好喝。的确,比较热的水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喝烫嘴的水和刚煲好的粥汤,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喝水时,水需要经过我们的口腔、食管,然后到达胃部。我们的口腔和食道粘膜非常的娇嫩,能耐受的高温一般在50-60℃。而由于食管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及口腔,当我们喝烫水、吃烫食时,往往因为怕烫到嘴,会赶紧咽下去,这个时候食管粘膜很容易被烫伤。食管粘膜在反复受到高温的刺激过程中,容易引起慢性损伤和炎症。
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经过相关的研究后,正式提出过热的饮品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并将温度超过65℃的饮食物列入致癌物2A类,呼吁人们要警惕高温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02
三、多少度的水最有益于身体健康呢?
对于一般人而言,平时饮用温热的水更符合保健的理念,饮用温度适宜的水一方面可以为人体提供热量,另一方面能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更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对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体胃肠道的温度约37.5-38℃,对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这与人体内环境的温度相接近,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本文资料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