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比较高
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一言以蔽之:维持家庭的短期成本太高,性价比太低。
1.无处不在的廉价奶头乐让婚姻带来的幸福感越来越寡淡。刷一天抖音、玩一天王者荣耀,比起带一个小时小孩,投入精力与收获快感差距太大。
3.相反,家庭原本的抗风险功能随着社会福利的完善,而变得没那么重要。
4.信息流和交通程度越来越便利,家庭对个人的价值越来越低。相反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夫妻、子女等等名词涵盖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容易被认可。
随着房价飙升,结婚率陡降
这么说来,家庭这个概念即将成为历史名词了么?然而并不是。
家庭与婚姻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财富与社会资源代际积累的载体。
在美国,要培养出一个进入上流社会的人物,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肯尼迪到特朗普,其家族都是如此。华人社会更是需要第一代移民的在唐人街的辛苦几十年才能让子女出人头地。
这是因为阶层流动往往以代际的方式进行,因此家庭这方面的作用是延迟、无法预知,因此在难以对正在进行的婚姻决策造成影响。
因此,随着家庭关系的趋向解体,金字塔中下层的代际间的资源积累也被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有史以来阶层流动最迅速的三十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三十年通过社会改革、计划生育沉淀了普遍稳定的家庭结构。在这种稳定结构的基础上,教育、经验、资源才能传承下来,触发突破阶层的质变。
如今:
当维系婚姻、家庭的难度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代际流动就将停止。
中层以上,要进行代际资源积累方式多种多样——股票、权力、保险、基金会、社会关系。上流社会通过不断联姻进一步稳固资源与渠道。
但对于中下层,失去了家庭了这个代际积累的载体,个人要进行阶层迁跃不得不面对上一个阶层由血缘关系组成的壁垒。与此同时,个人依赖的社会保障决策权也掌握在上流社会手中。
与不婚、单亲家庭趋势愈演愈烈同时出现的,是这些年新晋的中上阶层家族意识越发强烈。
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
稳定的家庭和婚姻将越来越成为普通人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说完大方面,来说说具体的小方面:
(1)大多数人不明白婚姻的本质。
婚姻其实就是一种约束。要有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如果不是结婚这个过程,那么离婚率(此处指的是两人相处后又分开)是很高很高的。就和谈恋爱一样想分就分。婚姻意味着你需要逐渐的从被父母养育,包容,替你遮风挡雨到自己去包容他人,去为别人遮风挡雨了。婚姻不单单是你一个人去舒舒服服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了。更多的是要考虑他人。那么这也是很多人结婚后觉得没一个人自由,约束很多。那这也是很多人恐婚的一个原因。
(2)人的本质:自私。
不得不提这个理由。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重要因素。我来说一个本质东西,现在大人们培养孩子,其实是让他做一个自私的人。很简单的一件事,父母倘若说给生个弟弟和妹妹,他肯定是不同意的。因为弟弟妹妹会从父母那里偷去爱。但是就是这样的培养模式造就了更多人的自私。什么都是从自己出发,自己舒服就行,自己自由就行。但是,就是这样两个适婚的男女青年,碰到一起,是不是针尖对麦芒了。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怎么会长久?婚后就觉得自己没以前过的好,没自己在自己家舒服等等。但是,如果是这种态度和思想处理下一段婚姻,那后果也很难想象。经历几次婚姻的折腾,或许就经不起了(对于大多数人)。
(3)离婚成本太低了。
这个也是很关键因素,当一件事成本很高的时候,去做出这件事的决定就会考虑很多问题,但恰恰相反,离婚成本很低,所以离婚率很高。很多人因为生活中一些小事,不舒服就就提出离婚,等等。婚姻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就结婚。结果遇到了自己之前没遇到的事或者不舒服的事,一想到的就是离婚,这样就可以避免问题。殊不知你和谁结婚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最根本的是接受这些就会在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并面对战胜它。
(4)决定你结婚以及长久下去的,并不是因为对方的优点,而是对方的缺点
这一点很多人不清楚。在结婚前或者考虑一个是否成为婚姻伴侣时,都说车房,对方对我怎么好,对方怎么优秀。诚然,优秀的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对方的缺点是否能接受和包容才是婚姻长久的根本。你可以去思考下离婚的人,是不是大多数都是不满足对方的缺点。以至于离婚的时候把缺点无限放大不去考虑对方的优点。结婚时信誓旦旦的誓言呢。然而, 大部分择偶是只看重的是对方的优点,对方怎么对自己好。试问你包容和理解对方的缺点吗?或者你的缺点你知道吗?对方能理解和包容你吗?
最后,希望在结婚的时候,能明白婚姻是有责任和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