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颜色革命浪潮。2010年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埃及总统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并给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他表示"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发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国际评估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损失达到9000亿美元,这些事件还造成超过140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 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约为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
造成这些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2008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