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图片 提起非洲,人们可能更多地会想起贫穷,战乱,殖民。
众所周知,欧洲殖民者曾经遍布广袤的非洲大地,沦为了承受资源掠夺之苦的殖民地。
但其中却有例外,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却得以在群狼环伺的环境中一直保持独立地位。
这也成为了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文明为数不多得以完整留存的硕果。
非洲大陆上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四世纪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地缘位置实际上,埃塞俄比亚的文明史从3000年前就已开始,大约公元一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它一度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同著名的君士坦丁一世统治下的东罗马帝国结盟,甚至一度扩张至阿拉伯半岛南部。
虽然阿克苏姆王国在十世纪灭亡,但如中国一样,文明并未随王朝更替一同消亡。
建立于13世纪的所罗门王朝作为该文明的继承,一直延续到了1974年。
二战中率领军民抵抗意大利法西斯势力侵略的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Ⅰ)便是所罗门王朝的末代君主。
生意盎然的裂谷东非地区地壳的隆起断裂过程形成了裂谷和山地高原等地貌优越的地理环境,东非大裂谷图片,从来都是伟大文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西部的青尼罗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奠定了该地的农业发展基础,这也为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剧烈的张裂拉伸作用,使得非洲和阿拉伯陆块相分离。
这使得正在出现抬升现象的东非地区,由于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张力,将地壳撕裂,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埃塞俄比亚高原由地壳断裂、隆升和熔岩堆积等过程塑造。
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
东非大裂谷东支北段将其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属于尼罗河水系,中部属于内流盆地流域,东部则属于谢贝利河和朱巴河流域。
位于西部的青尼罗河流域相较于南方崎岖的裂谷和北方干燥的沙漠来说较为平坦、湿润,更适合农业种植,至今仍是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粮食产区。
同时又可以顺流而下,和埃及文明进行交流。
由此,古埃塞俄比亚文明得以茁壮生长。
1、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该谷宽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一千至二千米,裂谷的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直达红海北端。
2、据地质学家考察研究认为,因为。
现代埃塞俄比亚境内三大流域的分布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於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於生长边界。
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
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瑟门山脉(Simien Mountains)的金巴(Kimba)瀑布硫磺湖水的酸性很强,不可以直接触碰埃塞俄比亚的阿尔法州坐落着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火山——达罗尔火山(Darrol Volcano),其海拔为负85米。
而它的独特之处也并不仅仅有它的海拔,也有它绚丽的硫磺湖泊。
从地下涌出的含盐量极高的泉水,呈现出多彩的颜色。
泉水快速蒸发后,在地表产生了形状各异的盐沉淀。
1、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
2、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该谷宽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2000米,裂谷的东支南起希。
黄金是埃塞俄比亚主要的金属矿藏之一埃塞俄比亚已发现的金属矿产主要与前寒武纪低级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的构造热液作用有关,优势矿种包括金、铂、铁、铜等。
这些矿产资源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和南部的边界地区。
同时,埃塞俄比亚丰富的大理岩、花岗岩等非金属资源也多与前寒武纪变质-侵入杂岩有关。
古阿克苏姆所在的北部地区自古就依靠垄断红海的贸易通道,对外输出黄金等特产获利,并且在公元三世纪开始,成为了非洲第一个铸币的国家。
大量的花岗岩则被用于宫殿和教堂的建造,这些建筑屹立千年,让我们有幸得以窥见古老的埃塞俄比亚文明的一角。
岩石教堂是埃塞俄比亚独具特色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拉力拉贝教堂(Ralp Beira rock Church)修建于900多年前的扎格维王朝。
整座教堂都是由一块完整的花岗岩掏空而成,大到建筑的外形轮廓,小到内部每一处雕像、纹饰,都经过细密雕凿,巧夺天工。
贡德尔(Gondar)地区的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大湖,青尼罗河的发源地,也是埃塞俄比亚的生命之湖。
纸莎草是尼罗河水系对其沿岸文明的馈赠纸莎草沿水而生,从此地一直蔓延到下游的尼罗河。
古埃及人用它来制成莎草纸。
从此,他们的文明能够随着人们的记忆代代相传。
湖水溶进了大量火山土的养分,为农业和渔业创造生机。
塔纳湖(Tana)南部的梯锡萨特瀑布(Tisisat falls),是一段长为200米的宽大缺口,湖水在此处跌落,肆意的倾泻而下,流入阿巴伊河,进而形成青尼罗河,最终汇入大名鼎鼎的尼罗河。
起伏巨大的地势让人不禁想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纪念碑谷同样坐落于贡德尔地区的瑟门山国家公园,有着非洲罕见的高山深谷,部分悬崖间的落差可达1500米。
大约在2千5百万年前,非洲大地发生的大规模隆起,和火山喷发流出的熔岩筑起了瑟门山脉。
北半球冰河期的冰雪和非洲的持续降雨对高原地表的侵蚀,让其完成了从高山到险峻峭壁的蜕变。
坐落于非洲大地上的中世纪城堡——法西尔格比城堡这些著名的山川和古迹,伴随着生生不息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长久地伫立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见证着千百年来此地文化和地理的相互交融。
隋建立,刘嘉麒. 东非大裂谷考察记实[J]. 自然杂志,2006,28 2:991.杨波涌,鲍征宇,董志成,等. 埃塞俄比亚金属矿产资源综述[J]. 资源与产业,2011,13 6:1015.乔真. 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命运如何[J]. 科学之友,2005 15:38.文桂涛. 被上天眷顾的东非大裂谷[J]. 科学大观园,2014 22:13.胡政. 地球一道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如何形成[J]. 科学之友,2005 15:36.图片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交地带,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板块交界处的低质构造及其不稳定,在强烈的低质作用及外力下很容易发生变形和断裂。
大约3000万年前,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了剧烈的。
Youtube-Ethiopia is a powerhouse in the making、Google美编:韩雅彤校对:姜雪蛟 刘淇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