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秩边穴
秩边(Zhibiān)(BL54)
【标准定位】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图8-167)
【取法】 俯卧位,与骶管裂孔相平,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大肌。皮肤由第一、第二、第三腰神经后支形成的臀上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大肌直刺梨状肌(腱)或其下方的结构。梨状肌起于骶前孔外侧,经坐骨大孔,在大肌深面,向外止于股骨大转子。该肌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下孔,为支配和营养部和下肢主要神经、血管出入的部位。在梨状肌下孔内,穿经该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图8-168)。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1.5~3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治疗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图8-169)。
2.斜刺,针尖向前阴方向呈80°角,进针2.5~4寸,针感向小腹及前阴方向放散治疗前阴及小腹疾病。
3.斜刺,针尖向肛门方向呈 70°角,进针1.5~2寸,使针感向肛门方向扩散,治疗痔疮、脱肛。
4.斜刺,向环跳方向透刺,局部酸胀,治疗局部病。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主治】 腰骶痛,下肢痿痹,痔疾,大便不利,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