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四川督军熊克武的三次翻云覆雨
革命历史大戏《问苍茫》所反映的大革命时期,蕴藏丰富的历史内容。
众所周知,熊克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四川革命党首领。但其在1918年初当上四川督军,掌握了大权之后,为了自己的私利,放弃了基本政治立场,翻云覆雨,最终被逐出川。并于1925年在广州被国民政府逮捕拘押,最终丧失了所有权利。
本文与您一起回顾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护法战争爆发,在滇系的大力扶持下,熊克武坐上四川督军宝座
熊克武堪称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的鼻祖,其人生经历非常复杂。早年参加同盟会,组织反清起义并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时,被公推为四川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解散队伍逃亡日本。
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前,熊克武潜赴云南,随护国军返回四川,联络旧部重新拉起了一支队伍,战争后任川军第五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1917年7月,孙中山抵达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四川在南北两军对抗中的重要性再次显现。滇系唐继尧组织滇黔靖国联军,入川与军阀刘存厚作战。12月刘存厚为了寻求支持,就任北洋政府委任的四川督军,正式倒向北洋阵营。最初熊克武在重庆武装中立,此时在北洋军入川挤压下,倒向护法阵营。12月13日,熊克武在重庆通电拥护护法。
此后滇军军长顾品珍、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等进入重庆,纷纷劝说熊克武出山,重庆各机关法团公推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1918年春,孙中山根据章太炎来自重庆的报告,以川中人心多归熊(克武),因此改任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
随后,川滇黔三省靖国联军兵分三路,进攻北洋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刘存厚,并于2月打下了成都。3月8日,孙中山以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名义,正式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
可见,熊克武担任的四川督军,是护法阵营委任的,得到滇系势力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军政府的正式任命。
熊克武戎装像
矛盾激化,滇系与孙中山联合,倒熊战争爆发
但熊克武就任四川督军不久,与唐继尧和孙中山的矛盾就不断激化,闹得不可开交。
首先是唐继尧图谋组织北伐,扩大滇系势力的地盘。1918年9月,唐继尧在重庆召开靖国联军高级军事会议,计划以四川的兵工和厘税为支撑,进一步扩大"北伐",遭到了熊克武的婉拒,自此熊与滇系间嫌隙日增。
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谢持任党务主任(部长),掌握党务大权,川籍党人中形成以其为首的“实业团”派系。此后,在其谋划下,四川“实业团”与熊克武为首的“九人团”之间矛盾愈演愈烈。
由于熊克武自护国战争返川后,很少与孙中山联系,两人再未见过面。而谢持处在国民党内核心位置,不时进言,因此孙中山这一时期的安排和委任都是倒向“实业团”一边的。
“实业团”与时任四川省长杨庶堪联合,拥杨倒熊。1920年春,“实业团”与杨庶堪联合滇黔军发动了倒熊之战。3月,唐继尧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国军总司令职。5月,又任命吕超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5月下旬,吕超、石青阳等率部从绵阳、德阳中江攻成都;滇军顾品珍、赵又新部从川南攻成都;黔军王文华部与实业团黄复生部在重庆、綦江一带攻熊系余际唐部。熊克武得刘湘等部支持,与滇黔军及吕超等部展开连场激战。
7月,熊部难以抵挡靖国联军攻势,熊克武宣布辞去四川督军职,率部撤离成都,退往川北阆中。7月18日,吕超率军入成都,通电就任川军总司令。
至此,这场争权夺利的战争虽令人痛心,但仍属于南方护法阵营的内部争斗。但此时熊克武翻云覆雨的性格开始体现出来,使局面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
翻云覆雨一:与北洋刘存厚联合,又赶走刘存厚
熊克武退往阆中后,将部队进行整编,以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谋划反攻。
令人惊讶的情况发生了!此时熊为了保住个人位置争夺四川地盘,竟然联合了刘存厚。此时刘在陕南还打着北洋政府委任的四川督军旗号,是如假包换的北洋势力。
熊克武联合刘存厚反攻成都,完全出乎护法阵营的意料,连在上海的孙中山都非常诧异。此后熊刘联军击败了滇系势力,包括依附滇系的吕超护法军等川军,9月攻占成都,10月攻占重庆,滇系及吕超等部大败,被彻底赶出了四川。
熊克武虽在川滇混战中取得了完胜,但政治操守的丧失,后果是严重的。战争的获胜是以与南方护法阵营决裂为代价的。12月,在熊克武倡导和支持下,川军将领宣布四川自治,既不服从南方政府,也不受北京政府的任命,与湖南赵恒惕、广东陈炯明的联省自治走到了一起,政治上完全成了拥兵自重的一方军阀。
此后,赶走了滇军的熊克武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刚刚联合的刘存厚,联合刘湘、刘成勋向其发动了进攻,以武力再次将其驱逐于川陕边境。
老大如此,手下的刘湘、刘成勋等自然也有样学样,四川演变成了四川军阀内部的大混战,且持续数年之久,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大灾难。
翻云覆雨二:与护法阵营决裂,又请求孙中山谅解
1923年3月,熊克武欲以武力统一四川,联合刘成勋、赖心辉部攻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等部,吴佩孚见四川内讧急命北洋军援助杨森回川。
四面受敌之时,熊克武再次换了一副面孔,派人到广州求得孙中山的谅解,重新获得护法阵营的政治名义,派吕超、石青阳回川与熊克武合作。1923年6月,委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熊克武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此后,熊克武所部在上川东与北洋直系吴佩孚策动的刘湘、杨森、潘文华、唐式遵及贵州军阀袁祖铭等部苦战20多天。但此时熊克武在四川已经丧失了人心。1924年春,终于不支,退往黔北。自此熊克武军事集团彻底退出了四川。
翻云覆雨三:对抗滇系,出川后又联合唐继尧
熊克武与但懋辛
退居黔北的熊克武又重新想起了滇系唐继尧。此时,广州革命政府正在组织北伐,将所部改组为建国北伐军。
熊克武派亲信但懋辛偕湖北讨贼总司令孔庚、石青阳到贵阳与刘显世协商,达成所谓三省合作,参加建国军北伐的意向。
然后征得云南唐继尧同意,但懋辛拟好"建国联军协议"草案。三省代表签字后,协议正式生效。唐继尧为总司令,刘显之为副司令,熊克武为前敌各军总司令兼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1924年9月,凭着“联省自治”时与湖南省长赵恒惕的交情,驻军湖南常德,收编各路人马,部队总数重新扩编到4万以上。
此时,熊克武部由于离川已久,成分混杂,号称是“建国军川滇黔湘桂五省联军”,听着挺吓人,其实就是一锅大杂烩。
敏感时刻率军赴广州,被捕拘押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赵恒惕怕熊部夺他的湖南地盘,限令其两个星期内出境。熊克武发电给广州革命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说明困难处境。胡汉民回电说,熊克武可率领全军班师广东,整训补充后,再出师北伐。在征得大部分部属同意后,熊克武率领3万余人取道贵州、广西向广东进发,于8月进入广东境内,由国民政府指定粤北连山、阳山等县为“建国联军”驻地。
部队安排就绪后,国民政府即派代表前往连山接熊赴广州共商军事。9月19日,熊克武一行从连山启程,9月24日到达广州。
此时,广州国民政府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特殊时期。6月,广州刚刚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滇桂军叛乱;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胡汉民下台任外交部长,汪精卫上位任国民政府主席;8月20日,廖仲恺遇刺身亡;处理廖案过程中,胡汉民先是被捕,后9月15日以赴莫斯科考察为名被逐出广州;军队方面,廖案牵涉的一批粤军高级军官被捕,9月20日,国民政府同意军事部长、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赴沪“养病”,许被驱逐至上海。外部,第一次东征已经基本平定的陈炯明叛军再次死灰复燃。
此时,由于其之前数年的“翻云覆雨”,国民党内谁也不敢再将熊克武作为“可靠同志”,对其此时率军来到广东疑虑重重。
10月3日下午,国民政府以研究联军的驻地及饷械问题,请熊克武和手下军长余际唐去东山寓所参加会议。到场后,一队荷枪实弹的卫兵突然进入会议室将二人逮捕,随即解往虎门要塞。这一切均完全出乎熊克武意料,只得束手就擒。其所部建国联军进入广东的三万余人迅速瓦解。
这一关,直到北伐打下南京后的1927年3月才放出来,已是物是人非,熊克武最终丧失了所有权利!
1927年,被逮捕关押后释放的熊克武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