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刘光典牺牲,儿子50年后才找到父亲:60岁儿子陪伴20岁父亲
前言
图|刘光典
1988年春节前夕,43岁的刘玉平同姐弟三人一起参加上级组织的盛宴,也就是在当天晚上,刘玉平得到了一个他追寻了30年的真相。
“你们的父亲已经牺牲了。”
刘光典,1949年奔赴台湾从事地下工作,后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年仅37岁。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玉平的姐姐刘玉芳当即泣不成声,一直以来,他们一家人还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认为可能在未来有一天还能见到父亲,但没想到时隔三十余年,最终传回来的竟然只是一个噩耗。
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将发现的一些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们姐弟。
事实上就在当年,一名从台湾回来的人带回来了当年牺牲在台隐蔽战线牺牲的同志的名单,其中就有刘玉平姐弟的父亲,但上面就只有六个字:
“刘光典,旅顺人。”
虽然为刘光典追认烈士的手续办理得十分顺利,但是在刘玉平的心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问清楚:
图|刘光典
“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为何在革命即将胜利时离开优渥的生活、离开妻儿,奔赴无人知晓的“寂静战场”?他又是如何被捕牺牲的?”
而以上这些疑问,一直到几十年以后才被彻底地揭开。
建国前夕毅然赴台
1922年,刘光典出生于辽宁旅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虽然生活上很是贫穷,但家里还是想方设法地让刘光典去读书,但遗憾的是,在他15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刘光典也只好辍学到了一家药店打工,尽管生活上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是刘光典从来没有放弃学习。
刘光典那时一边打工,一边求学,先是在哈尔滨求学,后来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不仅仅精通英语、日语,还掌握医药方面的知识。
像这样的全才型人物,无论是 在建国前还是在建国后,都应当是不愁吃穿的。
可刘光典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行径十分憎恶,那时他因为懂得日本,经友人介绍来到山东滕县,在日伪警察厅工作,利用在日伪警察厅工作时期,刘光典掩护了许多抗日志士以及百姓,但他实在不忿侵略者行径,后来主动辞去日伪警察厅的工作。
回到东北以后,刘光典开始从事药材生意。
1946年,刘光典在上海认识了老地下党员洪国式,在洪国式介绍下,刘光典正式成为东北社会部大连工作小组。
刘光典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东北一边经营医药生意,一边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有时不仅仅要负责传递情报,还要用经营药材生意得到的黄金、美元资助地下党的工作。
尽管那时刘光典从未有过地下工作的经验,但他依然愿意冒着风险试一试:
“只要人民需要,我在所不辞,既然工作需要,我可以试试看。”
1948年,刘光典加入中国共产党。
平津战役爆发后,刘光典调任了中共中央社会部交通员,并多次赴内蒙、华北、上海、香港等地,接回了大量的民主人士。
诚然,面对全国即将解放的局面,刘光典也可以正式浮出水面,从此以后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刘光典的妻子王素莲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还在师范求学过,后来嫁给了刘光典,安心在家从事相夫教子的生活。刘光典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在沈阳经营医药生意,但那时为了绝对安全期间,刘光典硬生生瞒着妻子多年,不告诉他真实情况。
图|王素莲生前照片
那时王素莲也只是知道丈夫是做生意的,常年在外奔波,却不知道他是在利用药材生意,从事地下工作。
对于这一观点,刘玉平显然有不同的见解,他觉得母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
“以我母亲的文化素质以及对丈夫的了解,她隐约觉得我父亲在从事特殊的革命工作。”
每次刘光典一出门,王素莲就为丈夫准备好行装,并在临行前细细叮嘱。
在父亲不在家的日子里,家里的三个孩子以及大大小小的事物,就全部托付给了母亲王素莲。
北平和平解放后,新中国建立就在眼前,刘光典本来可以选择过上安稳的日子,但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上级命令。
1949年6月,刘光典接到命令,要求他赴台。
我们可以想象,当刘光典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他是有过犹豫的,而且也是可以拒绝的,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上级交付的任务。
图|刘光典(右)与王素莲(左)结婚照
刘光典动身离开北平,在武汉停留期间,他给家里的妻子写了一封信回去:
“我要到遥远的地方做生意,最长一、二年就会回家。届时如找不到,我会用刘芳这个名字在报上登出寻人启事。”
1949年10月1日,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的 日子里,刘光典没有等到丈夫回来。
离开武汉后,刘光典辗转几个月来到香港,并于10月25日动身赴台。
至此刘光典从亲人的目光中消失了。
一开始,王玉莲王素莲还能收到丈夫的消息,始终渴盼着丈夫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中,但是隔了几年的功夫,情况发生了变化。
国民党当局破获了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台的地下党小组几乎是被连根拔起,但敌人并没有抓到刘光典,国民党当局一面发出通缉令,一面不断散布流言,声称刘光典已经“弃暗投明”,还拍了一名与刘光典特别相像的特务赴大陆活动。
刘光典叛变了。
这个消息对于家里人来说,可算得上是惊天的打击。
在那个年代,王素莲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怀疑,她们一家不仅被迫多次搬家,生活上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955年10月18日,受不了误解与打击的王素莲因心脏病去世,享年32岁。
刘光典牺牲的经过
尽管刘玉平始终怀揣着希望,父亲还有可能活着,然而最终却只有遗憾。
从刘玉平他们出生开始,对父亲的印象就是模糊的,即便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们除了知道父亲是烈士外,对他的任何事情依然是不清不楚。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玉平的儿子刘新宇在网上搜寻爷爷的信息,突然,一个来自台湾的拍卖网站引起了他的注意。
拍卖的物品是一本紫红色的小册子,小册子的名字是《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更为关键的是,在物品信息中,小册子旁边还有一张插画,插画下面还有一行字:
“刘光典是一名匪谍,他是匪中央政治局派台地工负责人洪国式的交通员,担负香港和台湾的交通联络。”
刘新宇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托在台湾的朋友帮忙,将这本小册子买了下来。
事实上这本小册子,可以看做是反映刘光典生前最后场景的珍贵历史资料。
这本小册子,长7厘米、宽10.5厘米,封面正中央印着一行楷书字“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左下角还印着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编印,44年元月,这里的时间是按照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该指的是1955年1月。
小册子记录的是,从1950年3月1日起,刘光典在台湾逃亡四年的详细经历。
1949年11月27日,刘光典曾将一些重要情报藏在茶叶包里带回香港,其中包括国民党当局在台湾西海岸各军事要地驻军、防卫情况、基隆、高雄两地军事要塞通讯密码、台湾地区气象、海象等重要军事绝密情况。
应该说刘光典在台期间,他在潜伏工作上是卓有成效的。
图|刘光典
中央派出赴台情报小组洪国式进入台湾后,又搜集到一大批情报,为了取回这些情报,刘光典于1950年1月6日再次赴台。
就在刘光典再次赴台后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
1950年2月2日,中共中央派遣的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了。
“某种程度上讲,蔡孝乾的叛变不亚于当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造成的严重后果。由于他的叛变行为,导致本就薄弱的我党在台情报网遭到毁灭性破坏,千余人遭逮捕和杀害,整个台湾工委损失殆尽。吴石、陈宝仓、朱枫等地下工作者都被捕杀害。”
蔡孝乾被捕后,短短一周之内就供出了所有名单资料,导致了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组织相继被国民党当局破获,其中包括吴石、陈宝仓这样已经是国民党当局高级将领的地下党成员,400多名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被先后逮捕,受蔡孝乾牵连的关系人多达1800余人。
可就是在这群人中,刘光典却奇迹般地跳出了包围圈。
尽管如此,对于刘光典而言,情况并没有好多少。
国民党当局大搜捕期间,刘光典恰好带着情报准备回大陆,按照约定他先要到台北去取出台证,因而侥幸逃脱。
然而形势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蔡孝乾出卖,当时直接领导刘光典的洪国式小组也被敌人破获,尽管洪国式在狱中交代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但在狱中的他意识到刘光典尚未被捕,因而谎称刘光典已经到了香港,为他的逃跑争取了时间。
一直到1950年3月,刘光典才知道他们的地下党组织已经被完全破坏了,国民党当局也对他发出了通缉:
“重要在逃匪谍刘光典,化名刘先农,三十余岁,大连人,高等身材,平时喜穿棕色西装及蓝色中山装。一经发现立即逮捕。”
刘光典想方设法向党组织传出了情报“俊弟得急性脑炎亡故”,暗示在台的地下党组织已经被敌人破坏。并想方设法准备离开台湾前往香港。
刘光典与另外一名战友王耀东来到了台南,先是寄居在一个熟人家里,后来又在中央旅社暂住,国民党当局很快顺藤摸瓜过来,好在那时刘光典已经离开了中央旅社,国民党当局扑了个空。
尽管刘光典当时想要离开台湾到香港去,但由于国民党当局封锁严密,刘光典逃不出去,只能逃亡深山之中,找到一处山洞躲藏。前后躲了四年时间。
图|国民党集团发出对刘光典的通缉令
刘玉平后来曾感慨父亲这段经历:
“我常常想:从1950年春到1954年初,近4年的时间里,我的父亲在风声鹤唳的大搜捕中风餐露宿啊,居然没有一名台湾民众揭发他、举报他!”
刘光典那时尽管自己也处于危险之中,但仍时刻想着老百姓的安全,还不时地从自己的经费中取出一部分,补贴老乡家。
一次,刘光典了解到另外一名同志生活拮据,还特别从经费中取出200元留给他,其实那时他也已经没有多余的经费,只能以编竹器换取零钱为生。
他在王氏老夫妻家居住时,曾注意到他们家十分破旧,还对他们说:
“解放台湾后,一定给你们盖一所房子,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1954年2月9日,另外一名坚持斗争的胡苍霖被捕,供出了躲藏在山里的刘光典、王耀东,因寡不敌众,两人于2月13日被逮捕。
据参与看守的一名国民党士兵张家林回忆:
“……刘光典长得高大英武,头发胡子都留得很长,像个野人……渐渐地我发现他很能干,不但会说闽南话,还会说日本话。他绝口不跟我谈他所涉的案子,但是相处熟了,常常聊天。有一天谈到他的父亲。他说‘我爸是沈阳火车站的调车工人。’我随嘴问出‘那么你干吗来台湾?’他说‘我奉命!’”
尽管国民党当局挖空心思,想从刘光典口中套出情报,并迫使他投降,但刘光典始终没有屈服。
图|刘光典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刘光典在狱中被关押了5年,自始至终没有屈服,1959年国民党当局军事法庭以“用非法手段,企图推翻政府并加以实施”,判处刘光典死刑,蒋介石后来也对刘光典案有过批示:
“此案系四十三年所破获,为何延至现在始行判决,刘犯死刑照准。”
1959年2月4日,刘光典被押赴台北新店安坑刑场执行死刑,时年37岁。
临刑前,一名记者拍下了刘光典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魂归故乡
尽管刘光典的事迹已经弄清楚,但刘玉平唯一遗憾的是,父亲的骨灰始终下落不明。
1991年,刘光典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后,刘玉平唯一的一个愿望就是找到父亲的骨灰,他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放了一个空骨灰盒,希望有一天找到父亲的骨灰后,能将父亲迁来此处安葬。
一直到2003年4月,刘光典的遗骸才有了下落。
台湾友人在位于六张犁墓地发现了刘光典的骨灰坛,上面还贴了一张小字条,写着“刘光典”三个字。
2008年,经上级组织批准,并专门拨出经费,准许刘光典的子女到台湾去,将他们父亲的骨灰接回来安葬。
11月9日下午,刘玉平乘飞机飞抵台湾桃园机场,在那里的台湾友人早已经在等候,一行人也根本没来得及休息,而是立即乘车前往六张犁墓地。
刘玉平在取父亲骨灰时,做了一个决定:
“我们将把您的部分忠骨带回祖国大陆安放,让您安息在祖国母亲繁荣温暖的怀抱中。另外的部分骨灰仍将安放在您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安放在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宝岛台湾。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可以接受教育的场所,等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您会在这里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
一直以来,刘玉平对父亲始终是一个模糊的影响,早些年刘玉平六十岁退休时,为了纪念父亲,他特意请来了一个雕塑家,按照父亲20岁的形象,用青铜塑像,并记了这样一句话:
“60岁的儿子,终日陪伴着20岁的父亲。”
刘玉平始终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的父亲。
图|北京西山无名英烈纪念广场
2009年,刘玉平向有关部门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为隐蔽战线牺牲的同志建一处纪念场所,经中央有关部门考虑后,最终批示同意。
2013年,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专门为上世纪在台湾牺牲的烈士所建,在纪念广场两边的花岗岩上,还刻着已经知晓名字的烈士,其中就有刘光典的名字。
2019年,刘玉平以父亲生前的经历,撰写了一部书《寻找父亲——刘光典烈士的红色足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潜伏原著作者龙一在《寻找父亲——刘光典烈士的红色足迹》一书的序中写道:
“像光典先生这样的数以万计的地下工作者,其实都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既因为他们坚强的信念、崇高的信仰,也因为在为伟大理想努力工作的同时,他们仍需要经受每一个普通人都必须得经受的生存、家庭、健康、人情世故、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困扰与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