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仇者联盟之:《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在历史中的影子
很多人对《琅琊榜》这部剧都应该不陌生,无论是运筹帷幄的梅长苏,个性率真的靖王,城府颇深的誉王、虚伪的谢侯爷,里面一系列的角色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的主角林殊为了给赤焰军的手段与计谋都可以称的上是阴狠诡谲,即便他的目的是为了给前太子和自己的家族复仇,即便他是为了大梁能有一个更好的继承者,但中间所使用的手段也的确像他所说的“从地狱而来”的人才敢用、能用的。
虽然说《琅琊榜》是一部历史架空剧,在历史上并没有和他类似的时代。但作者真的完全抛开了历史,而毫无历史的影子了么?其实在这《琅琊榜》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影子的。
剧中事情所发生在的国家被称作“梁”国主的姓氏是“萧”而国家的都城呢又是“金陵”。其实熟悉历史的人都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出来这个事情的历史背景架构设计其实就是以南北朝时期的南梁为背景的。在历史上,南梁的建国者梁武帝萧衍在其成为皇帝初期也确实是一个聪颖好学的人,而且广交朋友,在历史上梁武帝如何成为皇帝的呢?其所倚靠的就是竟陵八友中两位好友,沈约与范云的支持与帮助,最终才让他下定决心,逼迫南齐的萧宝融将地位禅让于他,这一点和梁帝的情况也是很有些接近。文中所说的前太子萧景禹好“清谈狂论,重视文士,”而后父子产生嫌隙,最终被赐死,其实这个人在昭明太子萧统的身上可以找到他的影子,他也重视文士,后人所编纂的《昭明文选》就是采集他的文章所编辑的,而且他也同梁武帝有父子嫌隙,虽没有被赐死,但最终缺也郁郁而终。所以个人推测,《琅琊榜》一书所倚靠的就是南梁的这一大历史背景而写成的。
当然了,大家肯定都知道,历史上并没有梅长苏这个人,这个完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是如果看看当时的历史,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他的影子的。只不过这个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合体的。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将领陈庆之,另一个是山中宰相陶弘景。
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我为什么会说是这两个人,首先咱们先说说陈庆之。在文中,梅长苏是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这是在他受伤回归之后的身体状况)而他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后来南梁发生动乱,他又带病出征。要说历史上将军很多,但说到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将军,那绝对当属陈庆之为代表。但就这么一位书生将军在南北朝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就是来描述他的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可见陈庆之的厉害了。除了身体特性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陈庆之的影子,陈庆之少年时曾做过梁武帝的书童,陪梁武帝下棋,深得梁武帝所喜欢。而梅长苏在他还没有成为梅长苏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是梁武帝的外甥,梁武帝对于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外甥其实还是很喜欢的。只是后来当了皇帝,帝王心非常人所能揣测,才对自己的好友林燮开始担心,转而也不喜欢林殊了。而赤焰军所打的最后一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陈庆之所率领的南梁的北伐北魏一战极其的接近,尤其是惊险程度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看看剧中梅长苏做回林殊后,所统领的南梁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南梁危机四伏,几乎是天下大乱。而这个背景是极其符合陈庆之所统领的自己的最后一战,平定侯景之乱。
然后咱们再说说陶景弘这个人。陶弘景所图并非做官,其实只是一个山中的隐士。而林殊在萧景琰打败了重重对手之后,想要挽留他辅佐自己时,也曾表示过自己不愿为官,若非南梁大乱,恐怕林殊就随着蔺晨隐居于琅琊山上,或者是浪迹于江湖之中。在看剧中对梅长苏的评价,“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这一点上与陶弘景这个“山中宰相”也是极其相仿的。因为梁武帝即便是身在金陵城,却还时不时的喜欢到山中向陶弘景请教些军国大事。
架空历史并非没有历史的依据,这种写作的手法只是想摆脱历史结构和结局的框架,能让作者更加的自由发挥。但无论如何架空历史,作品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子。即便是现在热播的《庆余年》其实他的背后也有着宋朝的深深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