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王作义同志在北京逝世,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沉痛缅怀

(据新华社):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王作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王作义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王作义是山西省交城县人,1948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班长、班长、区队长、干事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队长、助理员、干事、副处长、室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秘书处副秘书长、政治处主任、秘书处秘书长,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成都战役等战役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王作义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曾荣获解放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来源:新华社
坚持弘扬红色文化路上的伯乐王作义将军
在坚持弘扬红色文化路上,千里驰骋的骏马很多,但是,伯乐却很少。然而,从大大小小战争中经历过生死走过来的老战士、老同志当中,却有许多许多伯乐。晋绥烈士后人、原北京军区副政委、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作义将军,便是其中的一位。这里,我们将他作一番介绍,算是我们向将军的致敬!

王作义将军为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题词

王作义将军为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题词

王作义将军
王作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32年出生,山西交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是8届全国人大代表,9届全国政协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贺龙中学、西北军政大学学习, 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进修。
1978年任总后勤部秘书长。
1985年任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
1988年任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1992年任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
1993年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1995年任北京军区代理政治委员。
1996年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1998年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2004年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离休后,仍然热心地担任着社会职务:中华晋商总会顾问、中华将军网顾问、晋西北革命老区编委会名誉编委主任、全国老干部支持老区工作部顾问、中国老区编委会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天下山西名人顾问、 西北军大校史编委会顾问。编著《生命线上的耕耘》已经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父亲:王天明烈士(1905--1942)牺牲前系晋绥八分区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兼敌工队队长
舅父:刘毓桂烈士(1906--1942)牺牲前系中共文水县委书记、文水县县长。
夫人郭勇梅:副军职干部 [王作义将军之妻] 山西省五台县人 ,1946年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1962年参加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讲解员,70年代后任政治部干事 、医院护士、护师、主管护士、 护士长、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军区门诊部主任、北京军区爱卫会主任、中华医学会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在全国 、全军报刊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相关链接:
从烽火吕梁走出来的新中国将星

工作中的王作义将军

王作义将军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成武开国上将。
作为在烽火岁月里成长起来的烈士之子王作义,秉承父志,年仅13岁就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先后进入贺龙中学、西北军政大学学习。17岁时带领小分队队员7人力敌100余敌军,掩护李长路(西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在西安王曲视察工作时候遇到敌人围攻)首长安全撤退,受到贺龙司令员的点名表扬。

王作义将军与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于明涛参加中国老区建设会议。
1996年退出现役后,先后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会长等职,并全身心投入到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的工作当中。经过15年不辞辛劳地奔波,2011年终于使贫困地区孩子营养餐工程得以实施。如今王作义将军已90岁高龄,依然关注着老区的发展,不遗余力地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光发热,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衷和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王作义将军与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出席老区建设工作会议。

王作义将军在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的陪同下接见甘肃省老区建设工作系统代 表。

王作义将军出席重庆老区工作会议,时任重庆市委常委税正宽、原重庆市顾问委员会主任牟大明等一同出席会议。

王作义将军与全国劳动模范、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出席会议。
将军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和细致的,每次到收发室领取的文件和资料,将军都会在当日认真学习并做好笔记。有些内容将军也会要求我们驻地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将军不忙的时候会和我们交流心得体会,将军的教导和帮助给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老区工作是将军退出领导岗位后最重要的工作。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老促会)会长杨成武上将邀请,到中国老促会任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会长,一干就是15年。
如今90高龄的将军仍然兼任着中国老促会名誉会长,依然为老区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将军时常告诫我们“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老区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魂。”既然是“根”,我们就要记取,就要以感恩的心,强化推进老区建设,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然是“魂”,我们就要牢记老区人民的丰功伟绩,弘扬老区精神,与老区人民一道,真心实意建设老区,再创老区辉煌。将军在中国老促会工作的15年,转遍了全国所有老区重点县(市),为沂蒙山老区、太行山老区、吕梁山老区、海陆丰根据地、东江根据地、闽南革命根据地等地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等筹集资金50多亿。

王作义将军在福建三明调研
将军没有抽烟、喝酒、打牌的爱好,家乡来人是将军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将军家乡的发小、同学韩学武、宋培业(宋二狗)、赵喜年(忠义)、王真理(通顺)、贾正禄(春数)、王善章、王作壁等经常到访,每次将军都会留他们多住些日子,将军与他们聊家乡发展、谈子女教育、论长寿秘诀。将军经常和老朋友们讲“职务是暂时的,兄弟情是永久的。”在将军心目中朋友是没有等级之分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时至今日好多老战友、老朋友都与将军保持着来往。



2009年6月,郝文俊、王洪英邀请原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老战士、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研究会名誉会长薛请池,亲自到王作义家就研究会组织机构建设进行交流。

2009年6月,郝文俊、王洪英邀请原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老战士、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研究会名誉会长薛请池,亲自到王作义家就研究会组织机构 建设进行交流。

研究会郝文俊、张福荣,再次上京拜访王作义汇报研究会工作。

王作义将军向郝文俊了解晋西北老区情况。

2021年夏,王作义将军回到家乡交城县,郝文俊前往看望。

将军与研究会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晋绥边区的伟大贡献。

将军给研究会主办的《晋绥人文》会刊、晋绥网题字勉励。

人民的好儿子、战士的老首长、我们“研究会”的名誉会长王作
义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晋绥历史文化研究会集结号:王洪英 郝洪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