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8座城门之朱雀门—一座城门两段历史的前世今生
在古城西安城的南边,有一座城门,名为朱雀门,起名来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里南方的代表——朱雀。朱雀是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辅黄图》所谓的"天之四灵"之一。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西安18座城门之朱雀门的两端历史的前世今生;探索历史发现美!

朱雀门
从殷商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神兽,而五行学说开始兴起之后,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丙丁与夏季。虽然朱雀门的命名充满了上古的神秘意味,但朱雀门却是西安城墙上一个"新生"事物。

朱雀门为隋唐长安皇城正南门,位居皇城南墙中部稍偏西,北与宫城承天门南与外郭城正南门明德门相直。门下南北大街为全城的中央大街,其中朱雀门至明德门外郭城段,称朱雀门大街;朱雀门至承天门皇城段,称承天门街。

承天门街因其直通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太极宫,又称为“天街”。而朱雀门街也因是通向帝王皇宫门的大街,称为“天门街”。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朱雀街亦曰天门街,南直明德门。”

朱雀门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的中门,建于隋开皇二年至三年(582—583),其建制如同宫城正南门承天门与外郭城正南门明德门,下开五门洞,上建有高大的楼观,门下有全城中央南北大街承天门街与朱雀门大街,位置居中而重要。隋唐时期,封建皇帝有时在此举行盛大庆典活动。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晋王杨广与大臣杨素率五十万大军攻破建康(今江苏南京),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灭掉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回师之日,隋文帝“亲御朱雀门劳凯旋师,因行庆赏。朱雀门见证了天下一统的时刻,也由此拉开了隋唐繁华的序幕。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只身西行,离开长安去印度求经,在天竺(印度)王舍城那烂陀寺钻研佛经,被推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后遍游五天竺,宣讲大乘教义。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归长安,带回了梵本520夹657 部。在返还至沙洲(敦煌)时,玄奘上表报知唐太宗。当时唐太宗在东都洛阳,接表后即令西京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使有司迎接。

当玄奘返归至汉城之西漕上时,官府不知,仪仗不及陈设,而长安百姓僧众闻知,皆奔走相迎,从汉城西到京城朱雀门二十多里的道路上,围观若堵,从者如云。朱雀门再次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

今天的我们只能站在城墙下去想象朱雀门当年绮丽的风姿了。和中国一样,朱雀门历经风雨沧桑,未来,在喧嚣的尘世之中,它将和我们一起,共同见证古城西安的快速发展。
备注:也非常欢迎外来游客来西安一起感受朱雀门下的前世今生。如果你逛过朱雀门,欢迎在文章评论区说出你与朱雀门的故事哦!
西安18座城门之永宁门—古老与现代碰撞出的西安新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