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齐齐哈尔,谢珂将军击毙汉奸“少将”徐景隆
1935年3月8日上午10时30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驾临“新京”(今长春市)大同公园,参加了一场“建国慰灵大祭”。
这场只有半个小时的闹剧,却在臭名昭著的汉奸张景惠主持下,搞得煞有介事。溥仪又是读祭文,又是赐爵,忙得不亦乐乎。“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特命全权大使”南次郎、“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也先后致祭辞。最后,溥仪和裕仁的私人代表还“敬献花圈”。
享受这次祭奠的恶鬼是自“九一八”以来被击毙的日寇(3409名)和汉奸(3131名)。值得注意的是,在溥仪等人的祭文中,名列这群魑魅魍魉之首的竟然不是日寇,而是名叫徐景隆的汉奸。
溥仪
徐景隆何许人也?
咱们还得先从1951年被人民政府正法的老牌汉奸张海鹏说起。
张海鹏,人送绰号“张大麻子”,1867年出生(出生地不提了,卖国附逆之贼愧对家乡故土)。早年间他就是有名的绺子土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后来拜到了大土匪头子、张作霖盟兄冯德麟门下。冯德麟接受清廷招安,张海鹏也跟着当上了“巡防队管带”(相当营级)。
民国元年,袁世凯提拔冯德麟为28师师长,张海鹏荣升旅长。这个时候,徐景隆已经跟在张海鹏屁股后面混了,不过官职始终不高,直到民国八年(1919年)才被提拔当了营长。
1917年6月,张勋电邀冯德麟进京参与复辟,张海鹏率领先遣队二百人替冯德麟打头阵。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德麟也丢了兵权,张海鹏改弦更张投靠“盟兄弟”张作霖。
1920年1月,张海鹏被调离28师,改任奉天暂编第四混成旅旅长。临行之际,他带走了一批得力干将,徐景隆名列其中。
张海鹏在张作霖手下混得风生水起。1923年,当上了中东铁路护路军哈满总司令。1927年又改任洮辽镇守使兼东北骑兵第32师师长,驻防洮南(今属吉林省)。
骑兵32师下辖四个团,张海鹏把装备最好的一个团交给了徐景隆。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开始拉拢有人有枪有地盘的张海鹏。据张海鹏的少校副官富旋善回忆,日寇一次性送给张海鹏三千支步枪,二十万钞票。与此同时,张学良也给他送来了“蒙边督办”的委任状。
唯利是图的张海鹏当然对日本人给的“硬通货”更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除了极少数“心腹”,绝大多数部下不愿当汉奸。老奸巨猾的张海鹏干脆一边与张学良虚与委蛇,一边跟日寇暗通款曲。
日寇岂能容他脚踏两只船?他们软硬兼施,逼着张海鹏亮明立场。
汉奸张海鹏
九月底的一天,张海鹏把手下的军政要员召集起来,向大家宣布关东军提出的三个条件:一、正式表态与关东军合作,同张学良断绝关系;二、许可关东军进驻洮南;三、关东军支援洮辽攻取黑龙江,胜利后把军政大权交给张海鹏。
张海鹏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咋咋呼呼地说:为洮辽军的存在及前途发展必须按这些条件去办。
参谋长李盛唐、团长徐景隆、鹏飞等纷纷表态:我们既然沐你老的恩,你老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10月1日,张海鹏彻底露出了鬼脸,宣布“独立自治”。4日,日寇在沈阳办的《盛京时报》报道:“洮南地方现已宣布独立,张海鹏任边境保安司令。”为了进一步逼迫张海鹏就范,《盛京日报》还谎称“张海鹏军一万五千名,已向齐齐哈尔开始进击。”
10月初,美国国务卿指派美国驻日使馆二等秘书劳伦斯、美国驻哈尔滨领事汉森等人组成的调查组,在得到了“有完全行动自由”的承诺后,对东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12日,调查团来到洮南面见张海鹏。张海鹏厚颜无耻地为侵略者洗白,声称日寇没有制造事端,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当问及他是否接受张学良任委任的蒙边督办时,他表示当然接受,并且准备在15日举行盛大的就职仪式呢。调查团感到奇怪,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宣布独立”?张海鹏支支吾吾无以应对。
其实,早在几天前张海鹏就已经答应了日寇的要求,定于15日向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发动进攻。对此日寇给予大力支持,长谷部照吾旅团长不但派来“军事顾问”,还让部分士兵换上伪军的衣服,协助“督战”。
15日,沐猴而冠的张海鹏举行了隆重的“蒙边上将督办”就职仪式。仪式上,得力干将徐景隆由骑兵第二团团长晋升为“洮辽骑兵第一支队(旅级)”支队长,军衔由上校升为“少将”。
张海鹏唱的这一出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早在13日,徐景隆就已经带着东拼西凑的“第一支队”气势汹汹地杀奔齐齐哈尔了。张海鹏举行就职仪式的当天,新晋“少将旅长”徐景隆抵达泰来县。
民初的齐齐哈尔
此时的齐齐哈尔,在日寇和张海鹏的威逼下,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城内的跳梁小丑们忍不住跃跃欲试,投敌附逆声浪甚嚣尘上。此际,临危受命担任省主席的马占山将军尚未抵达省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临时主持黑龙江军政大局的“东北边防军驻黑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谢珂将军。
谢珂将军,保定徐水人,1891年出生,1912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后加入东北军,跟随万福麟来到黑龙江。1930年起担任参谋长职务。
谢珂将军一面催促马占山速来省城,一面命令炮兵团长朴炳珊兼任齐齐哈尔警备司令,并且增调了两个营兵力加强省城的警戒,防备有人通敌叛乱。
15日上午,谢珂将军得知徐景隆部队到了泰来,立即召集省府各部门以及地方重要乡绅紧急开会商讨对策。没想到,会上竟有人公然跳了出来,声称张海鹏有日寇撑腰难以抵抗,还不如投降避免百姓遭殃。主战派将领们跟这伙儿投降派争吵不休,根本议不出任何结果。谢珂干脆宣布散会,只把主张抵抗的将领留了下来。
谢珂将军二话不说直接分配任务。他给徐宝珍的卫队团配发99挺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并额外补充一个炮兵营、两个工兵连,一个辎重连,总兵力2000多人,命其江桥镇附近的铁路大桥设伏待敌。同时,派遣吴松林的骑兵第一旅在齐齐哈尔以南组建第二道防线。
谢珂将军所说的大桥位于江桥镇北边,是一座专为洮昂(洮南—昂昂溪)铁路修建的跨嫩江大桥,也是进犯齐齐哈尔的必经之地。谢将军严令徐宝珍,坚守铁桥阻击来犯之敌。
谢珂将军
15日当天,日寇派出两架飞机在泰来县上空呼啸盘旋,为徐景隆大造声势。次日拂晓,徐景隆率领三个团的兵力向着江桥而来。
当他的先头部队抵达铁路桥南端时,已经在桥北严阵以待的徐宝珍一声令下,刹那间枪炮轰鸣。
先头部队胡乱应付了几枪就败下阵来。徐景隆大怒,命令部队掉头继续进攻。他手下的这些兵一大半都是张海鹏新近收编的土匪,这群乌合之众在关键时刻谁肯出头卖命?被徐景隆的催逼不过,他们勉强发动了几次进攻,也不过装装样子,枪声一响全都撤了回来。
徐景隆可是真着急,老长官张海鹏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正在坐等他的好消息呢!何况他刚刚升职当了将军,怎么也得表现表现不是?
情急之下,徐景隆跳下马,带着几名警卫跑到阵地前沿打算看个究竟,寻找突破口。
没想到他刚刚跑到前面就踩到一颗地雷,当场被炸掉了一条腿,时间不长就一命呜呼了。
没了主将的部队立刻乱成一团。守在对岸的徐宝珍瞅准时机,迅速发动进攻。
伪军顿作鸟兽散。
徐宝珍根本不屑于抓俘虏,命令战士们多多收缴敌人的武器。随后,徐宝珍率领得胜之师满载而归。
当地百姓都以为这场胜仗是马占山将军亲自指挥的,特地编了一首顺口溜四处传唱:“马军长真不善(此处的“不善”是“不同凡响”之意),一心就跟日本干。徐司令去验桥,崩死一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