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的十种含义 接吻的科学解释
为什么把嘴对嘴叫“接吻”?接吻又是如何传遍世界的?除了人类还有哪些生物也靠接吻表达爱意?
吻都吻过了,不如来看看这些KISS的真相!
“接吻”的起源
“接吻”词源于古英语中的“cyssan”,人们猜测它代表接吻时发出的声音。
罗马人对于亲吻的说法最多!称亲吻手或者脸颊为“basium”,闭着嘴的亲吻为“osculum”,热情的吻为“saviolum”。罗马人简直就是找各种词汇借口,每天玩亲亲的节奏啊!
世界上有10%的人不接吻
世界上约10%的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接吻。
比如,在苏丹一些地区,人们拒绝亲吻因为他们认为嘴是灵魂的窗户,嘴对嘴的接触,灵魂会被偷走。
爱斯基摩人亲吻是鼻碰鼻而不是嘴对嘴。这大概是因为天冷,害怕他们的嘴唇会冻在一起。
接吻是如何传遍全世界的?
瑞士研究员弗盖尔·哈林教授认为,人类具有高于其他动物的一切生存本能。如同“嘴对嘴喂养”:妈妈先将食物在嘴中嚼烂,然后像鸟喂食一样用嘴喂到孩子嘴里。
在苏美尔地区流传的一些诗第一次将亲吻作为爱意的表达。古埃及的爱情诗中也提到了亲吻,甚至连《圣经》的《创世纪》中也提到雅各亲吻了他的妻子。
历史学家认为,接吻或许是在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时传播开来的。
吠陀梵语经文形容其为“嘴对嘴的触碰”,这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种类型的接吻。之后,亚历山大将与接吻有关的知识带到了西方世界,从此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亲吻之旅”。
动物当然也接吻
许多灵长类动物也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接吻”。
比如在打完一架之后,黑猩猩时常会表现出类似于亲吻的行为,可以说是“亲吻和好”的一种方式。
非灵长类动物也会有类似亲吻的行为。
比如,猫鼬们会用嘴和鼻轻蹭对方,并且舔舐对方的气味腺,以标记首领和部属。
虽然动物接吻的方式可能与我们不尽相同,但一些动物饱含感情的行为和我们的亲吻非常相像。当象群里某只大象死去时,人们就会看到,大象们会互相把鼻子贴在对方的嘴上,以表示慰藉和安抚。
接吻的好处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接吻的好处啦!研究表明,接吻除了能让人感到十分愉悦之外,还有益于健康。尽管我们身体里存在的大部分细菌都是相同的,但20%的细菌却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每个吻实际上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接吻时分泌的额外唾液会冲洗掉危险的细菌,使牙齿闪亮洁白。而因为接吻时人会产生紧张或兴奋,使得血管扩张,进而使血压降低。
当然,你要和一些生病的人接吻拿就得不偿失了!
接吻的科学
关于接吻的研究被称为“接吻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接吻?
科学家认为接吻可为人提供感官的线索,比如味觉,听觉和嗅觉—这些都会促使人继续接吻。而为什么接吻会使我们的身体感到愉悦?因为双唇充满了神经末梢,与身体其它部位相比,更加敏感紧实。
接吻的世界纪录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接吻纪录保持者是泰国的奕格猜和叻沙那·迪拉纳拉特夫妇。
他们于2013年在“雷普利信不信由你”博物馆举办的一项比赛中创造了历史,接吻纪录为58小时35分58秒。
研究表明,普通人在其一生中,接吻的时长为整整两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接吻一小时会消耗掉大约1560卡路里,这就意味着普通人在其一生中,仅靠接吻就可以消耗掉30240卡路里。但是,这可是分期付款的消耗呢。。。
快速地拥吻当然不会消耗太多热量。但是如果你吻得很激烈,发现自己都要喘不过气儿来了,这样绝对会燃烧掉一些脂肪!但是和慢跑或者游泳比的话,这可差得远呢!所以不要认为幽会中缠绵激烈的吻就意味着吃一个双层奶酪汉堡也无所谓!
接吻时的化学反应
人在接吻时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这是一种作用很强的激素,它和可卡因影响的大脑区域相同,并能引起极强的渴望和欲望。此外,它还能引发其他的症状如缺少睡眠,食欲下降以及精力过旺。
当你与伴侣接吻的新鲜劲儿逐渐减弱时,你自身分泌的多巴胺会越来越少。啧啧,这可能会让你的伴侣出去找别人亲亲刺激呢。
而和在一起很久的人接吻会分泌催产素,这种激素会使人感到非常平静和放松。
科学家强调夫妻保持有规律的接吻很重要,因为这样做会使催产素源源不断地产生,而且会使人们的幸福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对接吻的恐惧
每个人都害怕初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接吻的经验越来越多,第一次的紧张不安就会而渐渐消失。
但有些人这种恐惧却会更加严重,这就被称为“接吻恐惧症”。
人们患上接吻恐惧症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害怕细菌的传染、讨厌唇对唇的接触,或者是因为创伤性事件。
通常来说,患有接吻恐惧症的人会尽心竭力去理解他们患有这种恐惧症的原因。而这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压力,使他们这类人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会认为他们很傻或是很可笑他们在别人如此享受的事面前却畏缩不前。
素材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ZHFDA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